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|设为首页

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促进徐州和谐持续发展

发布时间:2019-07-19  作者:本站编辑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浏览次数:

 

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促进徐州和谐持续发展
 
九三学社徐州市委员会
 
十一五”期间,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徐州都市圈的建设要求,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,实施了“双心并举、两翼延伸”的空间发展战略,城市建设进程明显加快。铜山“撤县设区”是继徐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后,又一次历史性的重大战略突破,为徐州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宝贵的机遇。近年来,新城区建设与老城区综合改造成绩喜人,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,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,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。但同时,我市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一些固有问题还没有解决,一些新的问题又开始显现,消除影响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障碍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。经过调研分析,我市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有:
1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
目前,我市经济发展模式正处于粗放外延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过渡期,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尚未完成,如何做到“一要吃饭、二要建设”,减轻土地资源短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,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率,保障社会经济事业持续、快速、健康发展成为制约我市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一个突出问题。
2、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挑战
行政区划调整后,徐州市管辖的6县(市)5区将变为5县(市)5区。市区行政区域面积从1160平方公里增至3037平方公里,人口从184万增为306万,分别是调整前的2.6倍和1.7倍。铜山撤县设区,大大增加了徐州市的发展空间,但是,由于市区面积骤增,既要防止出现“摊大饼”式的空间增长方式,同时还要协调原“九里区”、贾汪、新城区和铜山新区之间的共同发展,这也成为我市空间布局优化应着重考虑的另一个问题。
3、交通拥挤问题突出,“堵车”现象频现
近年来,由于城市扩大、人口增多和机动车大量增加,我市“公共公交系统”建设不够完善,“交通拥挤”问题日益突出。这与我市独特的城市空间结构不无关系。首先是由于铁路横跨徐州中部,对城市东西之间的交通造成障碍;故黄河形成了徐州市区东西之间通行的天然障碍;“新城区”的建设,东西部之间车流量大增;两个区域的车辆来往通行,被压制在几个地下道和故黄河几座桥上。相隔仅仅一公里的横贯徐州的铁路和故黄河,成为制约市内交通的主要瓶颈。
针对上述问题,我们认为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我市城市空间布局:
1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,形成现代化大都市格局
徐州未来的发展,将以旧城区—金山桥经济开发区—大黄—贾旺、旧城区—铜山、城南开发区—张集镇—徐州机场和旧城区—大庙—徐庄—大许为发展主轴,城市向东北、东南和东部延伸,以现状徐州老城区、金山桥片区、铜山新区、徐州新区为基础,逐步向东南和东部方向发展,形成组团发展的雏形。这种指状结构将带动城市中心区的东移,继而带动三条主轴和东部地区的发展,通过大力实施“新城建设、山水亮丽、环境提升、公共文化、道路畅通和商贸繁荣”六大工程,逐渐将新中心培育成区域性CBD。
2、精心打造淮海经济区的“商贸流通中心”
以建强城市商业圈为主线,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商贸流通网络为方向,着力抓好一批商贸流通设施建设和集聚区建设,着力提升以彭城广场为核心的中心商圈的集聚和辐射功能,建成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、影响力最强、购物最具魅力的消费高地,力争使其成为我市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最重要的CBD。大力发展并加快提升投资咨询、法律服务、会计审计、创意策划、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业,打造区域性高端商务服务集聚中心。
3、加强开发区建设,实现土地集约利用
按照城市总体规划、土地利用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,推动徐州经济开发区和其他7家省级开发区积极开展土地整理,合理提高项目投资强度、建筑密度,控制新增土地供应,防止土地超前开发;规范国有土地交易市场,加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管理,切实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发展用地,提高城乡土地利用效率。用“低碳城市”理念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。综合运用“紧凑型”、公交主导、生态主导的空间结构模式,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。
4、完善主城区综合交通
以国家公路运输主通道为基础,形成十字加放射高速公路网络,大力发展高等级公路网,构建以市区为中心的城乡交通网络。建设与城市布局形态相协调的道路网络。老城区以老城保护、云龙风景名胜区保护为主,采区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方式;主城区各片区之间建立快速公共客运系统和快速道路系统;尽快启动城市轨道交通(地铁)建设。在老城区向东、东南跨越铁路、河湖和山体的交通薄弱截面,增加通道,提高现有通道道路等级,以支持城市向东、东南发展的战略。
5、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
我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现存多处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及建筑。独具特色的两汉文化与战争文化,城叠城与众多珍贵墓葬构成的丰富的地下文物,群山环抱、两河交汇与云龙湖山点缀的自然环境,构成徐州的特色和必须保护与发掘的文化内涵。因而,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同时,还应注重区域整体风貌的保持与延续,注意对古建筑遗迹的保护和利用,努力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、增强城市文化气息、提升城市艺术品位、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共融,把徐州建设成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、南北交融的文化氛围、高品质文化气息的现代化大都市。